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服务企业 规范行业 发展产业

行业动态 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中心 / 行业动态

企业警钟:15亿元补助给企业能做什么?它拿了 破产了!

2018/7/10 8:58:46  140次

  2018年5月24日,常林集团发布公告宣布6月1日开展公开竞标,为常林集团及关联公司等19家公司的破产重组招募投资人。

  常林集团是做什么的,很多人都不知道,也不需要太多关注。但就是它,以深入科研形象示人,8年期间获得补助15亿元,结果却是以“资产总额评估为44.29亿元,负债总额为66.93亿元”走上了破产之路。

  假研发、真骗补;假发展、真破产

  管理不善也许是一部分原因,但是其所作所为,就让人为它的破产拍手叫好了!

  据悉,2010至2016年,常林集团至少申报了30个项目。其中,获得国家专款资助项目至少13个,累计获得国家专款支持资金近15亿元,年均2.5亿元。

  看似走研发路线,撑起中国科技颜面,背后的所作所为却是——三名原常林集团员工表明,技术是抄日本过保护期的专利。原常林集团战略事业部的高管曹军甚至直言:“这个泵是将日本川崎的泵的油漆涂掉,换上中川的标牌就通过了鉴定。”

  曹军口中的“这个泵”曾被捧为“填补国内空白,与国际同水平”的“中国造”,受到国家扶持。骗补之举,可耻至极!与小偷无异!

  山东常林走上绝路也给所有企业敲响了一记警钟:扶持只是一根拐杖,真正能走多远,还是看企业自身。

  常林之举,并非特例,骗补存在于各行各业中。如2003年的“汉芯事件”,上海交通大学微电子学院院长陈进雇人把从美国买来的芯片原标志磨掉,加上自己的标识命名“汉芯一号”,骗取上亿科研基金,所谓高科技突破成为行业丑闻。

  再比如,2016年闹得沸沸扬扬的新能源骗补,93家新能源车企有72家在骗!

  今年新能源车之王比亚迪一季度业绩一出更是炸了锅!一季度利润1亿元,除去国家一季度补贴的6亿元,季度暴亏5个亿!没了补贴,企业的遮羞布都没了,就像在裸奔!

  骗补竟成行业潜规则,让人不禁纳闷这个行业是否出现了一种畸形的心理——“能骗补是企业有本事,拿不到补助的企业都是能力不足”?!如果真这样,简直是脱裤子上吊——死不要脸!

  山东常林、比亚迪都证实了一个道理:依赖补贴、不思进取的后果必然是企业的内部崩塌!

  作为骗补风口浪尖的机器人产业,在这过程中更应该吸取教训。

  机器人行业乱象+变化+2018年政策

  乱象

  早些年,机器人行业遭到众多媒体口诛笔伐,如英文版《南华早报》指出,中国机器人行业“企业靠着‘诈骗行为’和‘非法关系’取得地方政府大量补贴情形普遍,根本就是补贴吹起的‘大泡沫’”。

  业内人士义愤填膺,更是直言“一个公司每年或可申请10台(套)补贴,企业卖出100台赚的钱不如人家补贴10台的”。结果,机器人行业出现“机器人产业重复建设”,“机器人产业高端不足、低端化严重”,“国内机器人产业市场份额低、利润低”等一系列问题。浪费了有限的财政资源。

  变化

  意识到这些问题,国家也采取应对措施,发布了相关通知、要求,如工信部的《工业机器人产业规范条件》,财务部的《关于规范机器人产业补贴有关问题的通知》等。

  就此,行业内也对此提出自己的看法、建议 。

  首先,防范机器人产业盲目扩张、防止产能过剩;其次,实现产品层次化,提高部分准入门槛,发展全面的产业结构,推动中高端机器人发展;最后,机器人行业应该加强行业自律,共同建立行业规范、标准。

  机器人行业呈现良性的发展,出现一批如新松、埃夫特、新时达、翼菲、勃肯特等各种类型机器人企业,逐步推动高端科技的发展。

  2018年政策

  工信部2018年工作计划依旧以深入实施智能制造工程为主色调,将新遴选100个左右试点示范项目,开展基础共性和行业应用标准试验验证,制定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规范条件,同时加大原材料、装备、消费品、电子、民爆等重点行业智能制造推广力度。

 

  图:新战略机器人产业研究所总结提供各省市2018新增政策

  由上可见,国家对机器人行业有着“望子成龙”般的期盼,国内机器人行业发展不过数年,犹如幼儿,政策扶持给了行业蹒跚前行的力量,企业若以偷奸耍滑来获取非法的利益,而不抓住契机扎实底子、好好成长,未来也如无根之木一推就倒!

  须知时间可以见证真相,我们也会看清礼炮为谁而响,丧钟为谁而鸣!